發(fā)布時間:2016-02-19 08:58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康姓的來源
一、來源有三。
1、出自姬姓。
周武王滅商后,封其同母弟封于康,稱康叔,康國在今河南禹州西北的夏王少康的古城。周成王時轉封于衛(wèi),史稱衛(wèi)康叔。衛(wèi)國先建于商朝國都朝歌城郊,今河南淇縣東北,后三移國都,先后向東遷曹、楚丘、帝丘,均在河南北部滑縣與濮陽之間。居于古康國地的子孫以國為氏。又康叔之子王孫牟,謚號康伯,其子孫遂以康為氏。這支姬姓康氏至少有3100年的歷史。
2、出自姬姓。
東周周頃王時封王季子于劉累古封地劉城,史稱劉康公,其后有劉氏。王季子是周定王之弟,其后裔支系有以謚為氏。這支姬姓康氏的歷史有2600年。
3、出自外族的改姓。
我國的康姓同其他姓氏一樣,不斷與其他民族交流,互有基因的流動。歷史上外族改姓康在漢朝已經開始,西漢時西域的康居國人進入中國后姓康,唐朝時稱康國。1000多年來西域的康姓,包括突厥族的康姓不斷經河西走廊移民西北和四川地區(qū),繼而進入中原,最終融人漢族。這是康姓與外族融合的最主要的事件。
二、遷徙分布,聚集地
先秦時期,康姓主要活動在河南地區(qū),兩漢時期,西域康居國人的康姓先留居甘肅、青海的黃河以西地區(qū),隨后進入了陜、甘、寧和川西北,很快南下湖北,東南移民安徽與浙江。同時,河南的康氏向北挺進河北、山西,東遷山東、江蘇。到唐宋時期,康姓基本上已分布于各地。清初進入了臺灣。
宋朝時期,康姓大約近15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O.19%,排在第八十五位。河南為康姓的第一大省,約占全國康姓總人口的26.8%,占河南總人口的0.5%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、陜西、河北、山西、安徽,這五省占康姓總人口的70%,其次分布于湖北、湖南,這二省的康姓又集中了16%?敌罩饕植荚陂L江以北地區(qū),形成以中原的河南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分布狀。
明朝時期,康姓大約16萬余入,約占全國人口的0.17%,排在第九十九位。宋、元、明600年中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%,康姓人口幾乎沒有增加,低于全國的人口增長率。陜西為康姓第一大省,約占總康姓人口的36.8%。分布主要集中于陜西、山西,這二省大約占康姓總人口的50%。其次分布于福建、山東、安徽、河北、江西,這五省的康姓又集中了35%宋、元、明600余年間,康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,其人口主要向西北部、東南地區(qū)遷移。全國重新形成以秦晉為中心的康姓聚集區(qū)。
三、郡望堂號
【堂號】"會稽堂":唐朝時有康志睦,身材魁梧,善于騎馬射箭,官大將軍。后來討平張韶,升平盧節(jié)度使,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亂,加檢校尚書右仆射,封為會稽郡公。康姓因以"會稽"為號。康氏還以"京兆"為堂號。
【郡望】
京兆郡:漢武帝時改右內史置京兆尹,為"三輔"之首。治所在長安(今陜西西安市北)。三國魏時置郡名。
東平郡:漢時改大河郡為東平國,治所在無鹽(今山東省東平東)。南朝宋時改為郡。
會稽郡:秦始皇時置郡,治所在吳縣(今江蘇蘇州市),漢順帝時移治山陰(今浙江紹興)。
四、康姓血型
康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3%,A型占28.8%,B型占29.1%,AB型占9.1%.
五、當代康姓的分布
康姓的人口已達220多萬,為全國第九十二位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18%。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康姓人口由16萬激增到336萬,達21倍之多,康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,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康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(tài)勢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、陜西、安徽、甘肅四省,大約占康姓總人口的40%,其次分布于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湖南、內蒙古、湖北、北京,這七省區(qū)市又集中了37%。四川居住了康姓總人口的11%,為康姓第一大省。全國形成了以西部川陜甘、北方冀晉豫中心的兩塊康姓聚集區(qū)。在這600年間,康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、元、明期間有了較大的區(qū)別,主要的流動是由西北向四川和東南部遷移。
康姓分布很廣,但不均衡?敌赵谖鞅钡貐^(qū)是比較常見的姓氏。在川甘大部、陜寧、青海東部、山西大部、內蒙古東北和中部、河北西部、北京、湖北西北、黑龍江西部,康姓一般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罡,?.36%以上,中心地區(qū)可達1.7%以上,以上地區(qū)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3.4%,該地區(qū)居住了大約30%的康姓人群。在甘肅西部、內蒙古西部和東部、
黑龍江中部、遼吉、冀魯大部、天津、河南、山西東南、魯皖大部、江蘇西北角、鄂贛湘大部、重慶、四川東部、貴州西部、云南北部、福建西北,康姓一般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?.18%—0.36%之間,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8%,該地區(qū)居住了大約51%的康姓人群。
《康姓的來源》由河南新聞網(wǎng)-豫都網(wǎng)提供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jingyuege.com.cn/xingzuo/xingming/335494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豫都網(wǎng)(以下簡稱本網(wǎng)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(wǎng)自有版權作品。
2、本網(wǎng)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,本網(wǎng)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。